人物小结: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劳模、优秀企业家、七次无锡市优秀企业家、优秀厂长(经理)等荣誉。
陆克平简介:
姓名:陆克平
学历:高中
公司总部:江苏
所属行业:纺织服装及太阳能(2007年净利润18745.0279万元)
上市公司:江苏阳光
股东地位:第1大流通股股东江苏阳光(600220,股吧)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
经济师。江阴人,1944年生。高中文化。曾任副书记、厂长,1986年任江阴市精毛纺厂厂长,1993年建集团公司后任现职。全国政协委员。获全国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劳模、优秀企业家、7次无锡市优秀企业家、优秀厂长(经理)等荣誉。1998年业绩:销售37.5亿元,利润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和26.8%。所有者权益增加值2.2亿元。
从镇办小厂到世界“毛纺巨子”
江苏阳光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他行事低调,很少在媒体露面。阳光从镇办小厂到世界第三的“毛纺巨子”在我国精毛纺业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第一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第一家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一个成立国家级技术中心……“我们的企业是1986年创办的,当时就是国家给我们一点政策,我们就敢于负债经营。其实那时候国家的政策是阳光,有了阳光我们的‘阳光’就灿烂,一直灿烂到今天。”陆克平始终着力于把“阳光”做大做强,让“阳光”品牌同世界对话。
在200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中,陆克平以14亿元的财富位居第124名。
江苏阳光集团创建于1986年,20年来阳光人把铸就一流国际品牌,打造一流“百亿”企业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品牌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经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一片金光灿烂的阳光美景。2007年7月26日,阳光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量工作先进集体。阳光,以品牌建设为依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保持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领先地位;加强创新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结合,培养一支热爱毛纺、扎根毛纺的人才队伍。作为中国世界名牌,阳光,正在不断成长,走向世界,谱写新的辉煌。
陆克平—创新 创造 创意
据调查统计,中国服装市场每年大约有2000多个品牌被淘汰,平均每天有6个品牌被淘汰,2000年-2005年中国前500名的服装品牌平均生命只有1.5年左右。
1.5年,这的确是个让人心寒的数字,因此我们更愿意去回避这组数据的可靠性。但如果这个1.5年证据确凿,那么,已经走过的20个年头,对于在砖瓦废墟中诞生的阳光来说,又显得何其珍贵。
“20年前,我们可以凭借‘一招鲜’——彩色呢绒就可以独占市场绝对份额。这本身是创新的结果。现如今,与我们正面竞争的海外对手更是具备很强的实力。阳光必须延伸产业链,走多元化经营的品牌化道路。”集团领导人对阳光的总体发展战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阳光的经营哲学是朴素而又实用。这个思路下,阳光集团制定了务实的发展战略:为国际一线品牌服装建立供应链关系——定牌生产——战略结盟——创造阳光自身高档品牌。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在“微笑曲线”价值链的谷底,正在向曲线两端努力攀爬,它直起腰板,为使全世界都惊心动魄的那一跳积蓄力量。
创造阳光自身高档品牌——阳光已经先行在路上。
创新 品牌之基
1990年“五一”前夕,集团负责人在与上海一个呢绒商场老总聊天中,听对方谈到当时的呢绒还停留在藏青、灰黑、咖啡几种颜色上,女装面料尤其缺乏。不经意的几句话让集团负责人灵感涌动——何不尝试一下彩色呢绒?一星期时间,他们带领技术员集中优势兵力,一口气开发了桃红、鹅黄、宝蓝、草绿等60个彩色品种,并选择在当时时尚气息相对浓厚的上海南京路上的大昌祥、宝大祥、协大祥等老牌呢绒商店隆重推出。
1991年,阳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著名的彩色呢绒产品新闻发布会,其意义之深远使“阳光的创业者们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会常常想起”。“阳光呢绒”的品牌知名度得到大大提升,全国刮起了一场彩色呢绒的旋风,一热销就是5年。而此次发布会在特定历史与时空的情境下,其象征意义似乎也可被认定为日后阳光品牌化运作的成功雏形。
如今,在阳光集团的面料陈列厅中,陈列着世界上最昂贵的面料——被专家称赞为“对现有纺织染整技术尤其是纺纱和整理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利用世界上最稀少的超细支优质羊毛制成的“中华超级极品”呢绒。这种选用比羊绒还要细2微米的14.5细度的优质超细羊毛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经过纺、织、染特殊工艺生产而成。每米售价3000多元,一匹布(60米)合18多万元。
让人感到惊讶的不止于“中国制造”的昂贵价签,而是阳光年产2800万米的精纺呢绒中,50%以上是高档品种,如果没有巨大的科研力量做雄厚支撑,巨大的产能也许只能停留于画饼充饥的梦想上。从最开始进行彩色呢绒产品的技术创新,到如今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高档面料集团,阳光20年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词:创新!
创意 品牌之源
“阳光生产的面料不比任何一家意大利工厂的差,甚至比他们好,可以肯定的是,阳光生产的是世界一流的面料。” 一位国际著名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坦言。这个干了30年时装面料设计的西班牙设计师每个月都会来阳光一次,他的评价说明了阳光面料在世界上的位置。
这种肯定出自一位世界级的设计师之口更具更深远的意义。同服装行业一样,面料的质量同样是从设计开始的。今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之一就是纺织面料设计师。可在这方面,如何从设计开始引领潮流、把握市场,成为制约很多纺织企业占领市场的瓶颈。
从“中国制造”实现到“中国经营”的平稳过渡,必须完成的关键一跳,便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设计”(Designed in China)。
阳光一直在探索一种流行趋势与产品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不仅走出去看国外的流行趋势,而且坐下来分析国内的流行趋势,每一季拿出企业的流行趋势,然后按照这个趋势系统地开发一系列产品,在这个范围内向客户推荐。
创造 品牌之翼
作为国内顶级面料生产企业,阳光清楚其自身的利益诉求——整个服装纺织领域涉及一个产业链“共生共荣”的问题。面料设计研发的服务对象,最终还是成衣。如果顶级面料的服务对象是款式极其落伍、品位极其低劣的服装品牌,作为面料企业而言,自然会恨其“暴殄天物”;与其这样,不如自己来操刀自主服装品牌;另一个角度来看,顶级面料打造顶级服装品牌的几率很高——这样的逻辑是经得起推敲的,这样的理念也是可以被实践的。既然如此,踏足服装领域,这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应有选择。
事实上,对于面料企业缘何做服装,集团负责人比谁都看得清楚:“集团服装生产现拥有“VENETIA”(威尼帝西服)、“GEZELIA”(佳思丽)女装与“POM PEI”(庞贝)职业装等品牌。我的定位就是高档品牌,纺织制造最终我想会走向零售,这样的话,企业才能够长期生存发展。”
不仅仅是从面料顺利涉足服装领域,综合性发展的阳光还将触角伸向了更多的领域:医药、电力、房地产、生态农林和新能源产业。
“产业多元化的策略,是阳光今后的一个战略目标。这一方面是企业集团资本运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运用阳光的品牌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阳光掌门人陆克平说。而无论发展何种产业,阳光坚持的是,永远打出“阳光”这个金字招牌,唱响“阳光”这个品牌。
一、以品牌建设为依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
1. 加强产品创新,缩短开发周期。长期以来,阳光依靠硬软件的优势,深入市场调研,做好市场预测,把握市场规律,缩短开发周期,对原有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完善、功能性改进,快速提升主导产品的技术和功能层次。针对用户对产品选择的多元化、差异化、功能复合化的趋势,加快了产品升级换代的节奏,近几年将研发重点放在了个性化的高支薄型和功能性产品上。完成了被列入全国工业性试验项目的弹力、羊绒精纺、赛络纺等一系列新风格精纺呢绒项目的开发;利用世界上最稀少的超细支优质羊毛制成的“中华极品”呢绒,被业内专家称赞为“对现有纺织染整技术尤其是纺纱和整理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
2. 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强专利技术的研发。要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阳光只有紧盯国际最新技术的发展,抢占技术制高点,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独占性工艺和原创性技术,才能开发出国际领先的独家产品。为此,阳关加快自主核心技术的开发,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奇、特、精”的轻薄型、时尚型、环保型、功能型的绿色生态纺织产品,形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的纳米技术抗静电精毛纺产品生产技术、国家“十五”规划重点火炬项目的可溶性纤维精纺呢绒、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羊毛织物易护理免烫整理技术在内的一大批有自主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
二、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保持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领先地位
1. 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用科学适用的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阳光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增添企业的发展后劲。在1993年以来的10年时间里,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共投入3亿多美元,各取所长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染、成衣制作等生产及检测设备,实现了硬件建设与国际名牌企业同步,部分关键设备甚至超过国外著名生产企业装备水平。
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国乃至世界毛纺技术的“硅谷”。构筑科技创新体系是企业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从1995年至今,每年以销售额的4%作为研发经费,建立了组合科学、分工明确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毛纺织技术中心及毛纺研究所等研发机构,配置了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跟踪和研究世界毛纺前沿的最新技术。
3. 以产品创新为主导,实现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内涵无论有多少,最终都要落到产品创新上。长期以来,阳光始终把产品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头戏”,以“高档次、特色化”的产品作为发展战略,有效地避免了纺织行业低档次、雷同化的恶性竞争。通过不断进行产品开发,拥有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特色新品。
三、加强创新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体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结合,培养一支热爱毛纺、扎根毛纺的人才队伍。
阳光把自主培养与招聘引进相结合,每年都向社会招聘和引进大中专毕业生,与此同时又不惟学历,引进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士,做到广纳人才,从而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阳光已引进各类大中专毕业生近2000名,高素质的人才比例达到了15%。已拥有1名国家级专家、2名“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形成了以国家级专家、博士为技术带头人的高素质人才梯队,为保持高水平的研发能力提供了保障。